
純紀錄,首次的國家音樂廳與古典音樂會。
買票的理由,柴可夫斯基是我最喜歡的作曲家,他的小提琴協奏曲是我古典音樂中最喜歡的曲目。
【演出曲⽬】
1.柴科夫斯基: 幻想序曲《羅密歐與茱麗葉》
Pyotr Ilyich Tchaikovsky: Romeo and Juliet (overture-fantasia)
2.柴科夫斯基: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作品35
Pyotr Ilyich Tchaikovsky: Violin Concerto in D major, Op. 35
3.柴科夫斯基: 降B小調《第一號鋼琴協奏曲》,作品23
Pyotr Ilyich Tchaikovsky: Piano Concerto No. 1 in B-flat Minor, Op. 23
4.安可曲:奇異恩典
【演出者】
鋼琴 Piano|衣慎知 Shen-Chih Julia I
小提琴 Violin|衣慎行 Edwin I
樂團指揮 Conductor|游家輔 BEN, Chia-Fu YU
樂團 Orchestra|蘭陽交響樂團 Lanyang Symphony Orchestra
本人木耳,演奏技術如何我也聽不出來,就是很單純的音樂會紀錄。
這次音樂會雖然是聽我已經聽過的曲目,但體驗上很新鮮。
這一場算比較中小型,樓上應該沒有開放,不然無法解釋為什麼我可以用最低票價買到二樓,還是入場的時候才發現!
但最低票價就是最低票價,我那一區聽起來聲音比較小,應該說沒有「展開來」。
而且如果沒有親臨現場,我不知道原來獨奏的小提琴聲音不大,尤其又坐的遙遠的話。
相較之下鋼琴的音量就剛剛好,只是比較大台會在舞台中間。
我想應該有人跟我一樣好奇兩位獨奏者的關係,因為無論是節目單還是簡介都寫得像是沒有關係,感覺有刻意迴避寫他們的血緣關係,第一次看到這種寫法覺得很新奇XDD
但其實交響樂團的粉專有透漏啦,小提琴獨奏者跟交響樂團的關係也滿好的。
柴可夫斯基協奏曲有個稍微獨特的地方,就是第一樂章默認可以拍手,從我查到的資料和現場的氣氛都是這種感覺。
我對小提琴協奏曲比較熟所以沒拍,鋼琴聽到掌聲就不小心拍下去了,第一樂章太絢麗完結真的是陷阱題耶XDD
我還查到一個很有趣的討論:https://www.ptt.cc/bbs/clmusic/M.1710789091.A.FF7.html
其實我覺得台灣觀眾真的滿熱情的,不管聽不聽得懂、看不看得懂,我去看了幾次現場表演,大家基本上都是拍手機器、叫好機器,我認為這是一種觀眾給予的即時鼓勵或肯定。
雖然我也必須說觀眾之中也有很多水準有待加強(委婉)的,就我這場看到的說一下。
有人在音樂演奏時弄塑膠袋,還有演出中途拍照,相較之下不小心拍手什麼的可愛很多了吧!!!
遲到我可以接受,因為是在一首結束才放人進來,比較沒有影響,而且那天是禮拜一,我非常能理解XD
還有一個我很驚訝的地方,音樂廳的收訊超爛,哈哈哈哈哈!
完全想不到竟然有中華電信收訊不好的地方,酷,不確定跟建築的特性有沒有關係。
總之是個體驗,至於遺憾的地方,可能是沒有去一下簽名會吧?
都買了節目單簽一下才有到此一遊的感覺嘛XD
還有能聽到柴可夫斯基協奏曲的音樂會真的非常開心><
0 回應: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