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沒有額外單獨開文章寫心得就會丟在這,2024的遊戲能量很低,所以應該會以時數短的小品遊戲為主。
Growing up
有人又稱之為「美國式家長」,然而製作團隊卻是波蘭
經過中國式家長授權的版本,因為我已經玩過中國式家長了就想說沒必要再玩一款差不多的遊戲,但我還是玩了,我也不知道為什麼(
玩過後的感想,有和原版比較過:
- 原版的優缺點基本上都有繼承,所以遊戲模式單調這點跟原版是差不多的,多輪很疲乏。
- 原版對家庭教育的諷刺力道很強,處處都可以找到亞洲教育弊病的痕跡,這版溫和很多,反而把比較多的焦點放在同儕們的不同的家庭背景上,我也算是衝著這點玩吧。
我不知道中國式現在的版本怎麼樣,但我當初玩的時候連女兒都沒有,戀愛對象的劇情也很糟糕,像是還沒寫完的劣質同人文XD - 有些特色不知道是拿掉了還是不明顯,中國式家長的二輪機制還有很強的階級複製諷刺意味,這版感覺就還好。
- 有多元性向,比如家長可能是女女或男男,不一定是男女,這點當然是不錯,但我個人有點怨念的地方在攻略對象不能自己選,每一輪都是隨機(後述)
攻略對象是我玩這部的動機,雖然我覺得文本有點機翻這點讓人頭有點痛,但大致上都比原版更好,立繪也很用心,小孩的人生三階段各自會遇到一個同儕,分別是國小、國中、高中,所以有的人立繪有3種,有人只有2種,有人更是只有一種(高中時期)
攻略對象這方面的用心我很肯定,但也造成一些困擾。
比如我們玩星露谷或牧場物語,想攻略誰就去找他,但這部裡面不是,想攻略誰要看運氣,有可能這局會出現,有可能不會。
而且不知道是不是巧合,我玩兒子很容易遇到三個都是男的,玩女兒很容易遇到三個都是女的,why?????
像我就很喜歡Nathan,我選了一個我認為對他最好的選擇,結果我們就絕交了(
然後我到現在就是永遠都開不到Nathan讓我很生氣XDD
Nathan的人氣滿高的,Steam討論區很多人放他的圖,他就很帥又沒有奇怪的走鐘。 (要我形容的話,他有點像星露谷的謝恩那種類型)
女性的話我喜歡大小姐奧麗莎(爆
就是明明以攻略對象為賣點(???)卻不能自己選人攻略這點很讓人怨念XDDD(不能做一個便民的功能嗎,我很需要)
Fights in Tight Spaces
這遊戲很久了,我很喜歡剪影風,加上會讓我想到小時候玩的火柴人遊戲年齡暴露所以就一直想玩,今年入手是因為折扣的關係,以前的折數比較硬一點。
我覺得算還不錯,動作也很帥,後面有點小難,但前提是要喜歡卡牌類遊戲,美術我真的是滿喜歡的。
It's a Wrap!
這遊戲在我心中算是黑馬吧,才正式上不到半年,非常新。
然後我覺得這遊戲超級好笑XDDD
簡單來說主角是一個動作演員,然後玩家要同時當導演和演員,下面會有很類似剪輯軟體的音軌之類的要調動,讓主角可以按照劇本跑酷成功,重點是別看它這麼惡搞,關卡還真有點難。
就是一個解謎+跑酷的拍電影小遊戲,失敗的話就會聽到導演說「卡」,然後每次講的台詞都很好笑,導演會很不耐煩的說「重來重來」或是「你們站的點完全不對」,有時候甚至還會崩潰「到底有沒有人看過劇本」XDD
如果被卡太多次也不要難過,會有成就喔!
平常有看電影的人應該會滿喜歡這一味吧,這遊戲我玩的時候真的快笑死XDDD
會突然對導演和演員心生敬佩,而且導演喊超多次卡都沒發飆人其實還不錯啊(不是
0 回應: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