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提及劇情,閱讀請謹慎。
- 喜歡程度不等於電影的優秀程度,這點請留意
也許是金馬的緣故(?)12月有很多想看的片,就趁機把有興趣的台灣電影一起補一補,裡面大概只有富都青年是馬來西亞電影XD
院線片
串流
老狐狸
喜歡:★★★★★ 雖然是小品故事但各方面都很有水準,看完後超喜歡,海報設計也很喜歡!
這可能是我12月最喜歡的電影。
老狐狸的概念並不新穎,劇情也僅是小品現代寓言,但他很好的說完一個故事,配上很棒的音樂、演員以及復古的時代氣氛,各方面都正中我的好球帶。
飾演主角的童星白潤音的演技更是自然到令人驚艷,我是第一次看他演的戲就對他印象深刻XD
(接下來有劇透)
演爸爸的劉冠廷真的會帥到讓人戀愛(等等)
開場的父子互動我很喜歡,廖界的爸爸廖泰來在宴會廳工作,雖然工作很忙碌但也很關心兒子,還會幫他做衣服(應該也有經濟考量),擁有吹薩克斯風和聽音樂的興趣,他爸簡直多才多藝到一個不可思議。
其實這裡我有點想吐槽XD
各方面都暗示他們家境並不優,瓦斯和水費都要節省,但他父親對待音樂的態度卻不馬虎,擁有好幾張黑膠以及一支薩克斯風,保養樂器應該還滿花錢的吧XD
晚上吹薩克斯風還不會被鄰居罵吵人,這是我覺得最神奇的。
認真覺得前女友的戲可以不用寫,雖然有人說這是在表現廖泰來的溫柔但我覺得根本不必要,他的溫柔從開場跟廖界的互動就說明了一半,還有「有錢卻不快樂」這部分也有老狐狸和他兒子的劇情,前女友就很莫名其妙XD
漂亮姐姐和爸爸的感情戲應該是真的但沒有結果吧,漂亮姊姊演得很不錯,造型一級棒,美到不行。
他們的感情小細節很讓人喜歡,比方說兒子廖界其實早就看出父親喜歡漂亮姊姊,還嘴他說「是你喜歡吃蛋黃酥又不是我」,漂亮姊姊在見到感冒的廖界時只有問候關心,聽到他爸感冒二話不說馬上脫鞋進家門照顧XD
劇中真的有好多我很喜歡的地方,大概數也數不完。
像是廖界對爸爸咆嘯關瓦斯根本沒有意義。廖界晚餐回到家看到爸爸加班的字條,上面寫「你說的沒錯,沒有意義」(大意)
廖界開始功利化後,有一幕是賣豆花的阿伯說天氣冷叫他來攤位坐著等,廖界死也不過去。
我的解讀是他認為賣豆花的是「弱者」,而他要和老狐狸一樣跟「強者」在一起,所以寧願自己站著吹風,但是阿伯心疼小孩還是拿了椅子過去給他坐,這裡阿伯有夠溫暖的。
廖界跟老狐狸的互動也很有趣,第一次人家叫他上車就上車,連老狐狸都吐槽XD
他一直盧老狐狸「賣房子給我爸」,老狐狸笑罵著說「你這小孩實在很厲害,知道我喜歡你就一直跟我盧」顯現他對廖界的中意。
老狐狸說,廖界是他、他是廖界,他們是一樣的人。渴望成功,不願意做弱者。
他們的上一代同是「失敗的人」──在乎別人的人,更精確的說,因為在乎別人而放棄屬於自己機會的人。
我喜歡老狐狸彷彿自問的說:「像我一樣有什麼不好?」我有錢,很成功,沒有人敢再欺負我。
但冷酷的他內心也有柔軟的地方,唯有兒子和母親是他心中永遠的痛,他對和兒子同一天生日的祕書很好,如同補償一樣的心態,秘書也知道這點,雖然他嘲諷老狐狸喜歡講古很無聊,也知道他不是好人,卻還是想替他留下與母親重要的回憶。
老狐狸有一個咒語叫作「干我屁事」,杜絕任何同理心,最後卻被廖界發動來對付他自己。
老狐狸對爸爸說「你果然不會讓我失望」那邊諷刺到一個不行,老狐狸問李家是不是在仙人跳也很黑色幽默,還有在一年最後一天開除長書包的母親。他就是刻薄的代名詞。
但在他回憶起自己也曾像廖界一樣到處向人拜託「給我母親房子住」那邊我還是被感動了,而且台詞有漸進式的切換成日語,我有時候在想會不會是在暗示他朝著強者靠攏的過程?
老狐狸的認知裡唯有踩著別人的屍體才有可能翻身,就像玩股票,你是贏家就有人會是輸家。廖界最後站在父親身邊認同他的同理心最關鍵的點,應該是長書的母親。
而結尾父親找到廖界,將外套披在他身上,這邊真的讓我非常感動。
未來的他面對這個問題也給出不同於老狐狸和父親的另一個答案。
對弱者保持同情,但剝削有能力承擔的人。這個結局讓我想到劫富濟貧XD
這究竟算不算真正的解答我是保留答案的,年少的老狐狸處境比廖界艱困更多,但選擇踩踏的老狐狸在有錢以後也沒有選擇做回人。
我想就算不是正道,人一旦走過捷徑嘗過甜頭就很難割捨吧。
結局的重點是穴居這個提案真的有夠靠北,客戶看起來超無辜,讓我懷疑是不是想順便偷臭某些建商的神奇品味XDDD
小曉
喜歡:★★★★☆ 小曉滿好看的,我個人是不把它當特教片來看。
小曉和老狐狸有個共同點,小孩和大人對戲,演小孩的和演大人的都擁有很成熟的演技。
飾演女主角周小曉的女童星林品彤完美詮釋了這個令人煩躁又引人同情的女孩,小曉的最佳女主角得獎是實至名歸。
小曉說的是一個過動症女孩的故事,但我進場前不知道這點,一直到離場我都沒有把它視為特教片,它或許可以引起我們對特教生的關注,但我認為小曉其實在講的是:兩個在世界找不到容身之地,想要相愛卻只能互相傷害的人之間的故事。
說的正是女主角小曉和她的母親。我會以這個前提而非特教議題來撰寫小曉的心得。
(以下有劇透)
老師陳保羅的關愛,我個人覺得這並非出於他對她母親的私心,至少我認為大部分不是,反而是以一個關心孩子的老師的立場更多,他為什麼獨厚小曉而非其他學生,或許是因為她的特殊處境以及在家裡和學校都沒有被人愛著的孩子吧XD
陳保羅的教育方式是不是好的?他在與小曉以及她母親之間的行為是否妥當?這就有討論空間了。
我覺得保羅對待小曉的方式有一點討好的意味,彷彿很努力的要告訴小曉「我站在你這裡」、「我希望你開心」,所以他和小曉一起看青蛙時才會提議要把青蛙抓起來,但實際上他並不了解小曉是怎麼想的,我認為小曉在尊重動物這方面是勝過很多人,所以她只會看著他們而不會去侵害他們的生活。
當大家拼命尋找失蹤的小曉卻只有老師知道他可能去了哪,或許保羅是這幾個人中曾經最接近過她的人。劇情有暗示保羅是她願意敞開心房的人之一,讓她願意戴上紫色髮帶討好他,回應他的心理測驗遊戲,還有憤怒的對母親大吼「你為什麼要告訴他這些(關於我的糗事)」。
她在保羅面前幫母親說話,卻又不願意接受保羅有可能取代自己的父親,她不願意接受老師比自己的父親更關心自己的事實。
有一個我很喜歡的細節,小曉因為動手被帶到訓導主任面前,小曉回應老師的疑問時說「他就一直學豬叫很煩啊」聽起來是不是很沒道理?很像只是一個情緒管理不好、單方面生氣就對別人發洩的小孩。
但小曉真正的意思是:「他一直在嘲笑我很臭像豬一樣,所以一直在我面前學豬叫。」
媽媽也是被人詬病很有病的角色,媽媽有病這倒是沒什麼好否認的(欸)
但小曉的母親還算是理解範圍內的成年人,她只是不成熟,但並非沒有社會常識,至少她很清楚女兒什麼行為會為周遭帶來困擾。
她和女兒的相處可以說是很笨拙又幼稚。她陪女兒打牌打到她都想睡了還逼她起床,其實是為了宣洩她的不滿:憑什麼你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不管照不照你的意思做都不行,好像所有人都得看你的臉色過生活。
有一段是小曉在浴室裡看社會課本,小曉的母親對她潑水,女兒都生氣了她還硬坳「我是在跟你玩耶你為什麼要生氣」,其實對應的是開頭的游泳課,保羅教小曉游泳還一起戲水,她不過是學保羅,憑什麼他做你很開心,我卻不可以?
就是這種諸如此類,很幼稚又很笨拙的心態,她作為家長很失格,兩人相處不過是小孩帶小小孩,電影並沒有在否認這點。
我很喜歡結尾時小曉的鋼琴聲讓母親冷靜下來,我覺得這可能在暗示母女兩人過去也有過和諧的時光。
因為鋼琴是母親最愛的東西,而小曉這麼難搞卻還是跟母親學了一手鋼琴XD我彷彿能看見在一個午後,一大一小的兩人正在彈鋼琴。
(至於她生父我覺得沒什麼好談的,我想大部分觀眾想得都一樣。)
曉珊這個角色看起來超齡又世故,但其實她也不過跟普通的小孩一樣西瓜偎大邊XD
曉珊說她會跟小曉做朋友是因為保羅指示,這個理由安排的很牽強,曉珊會這麼聽保羅的話嗎?她看起來超瞧不起他的XD還不如拿掉剩下讓觀眾自己想像。
我會認為曉珊也恐懼自己跟小曉一樣被指為同類,最後她冷眼看著kitty被同班同學的雷射筆玩弄,就如同她想制止小曉告發男同學的雷射筆惡作劇一樣,對他們其實都不在乎了。
紫色髮帶有人說其實曉珊根本在傳遞錯誤資訊XD
其他學生家長的反應也很有趣,他們全都是有頭有臉有教養的人,他們的訴求也很合理,就跟小曉的母親一樣,沒有人想要小孩在學校被人欺負。
但小孩的真面目,他們不知道,只有同為小孩的小曉知道。
我並非認為這都是其他人的錯,比方說坐在小曉後方的張瓊文,小曉就自己白目一直搖椅子干擾別人,但張瓊文卻說都不說就拿筆戳她,這當然很莫名其妙。
(但換成其他同學她就不會了吧?因為是小曉這個被全班討厭的女孩所以可以這樣對她,我是這麼解讀她的心態)
惡女
喜歡:★★★★☆ 剛看完時覺得有點憤怒,可能是因為感情線很台式八點檔的味道(?)事後才發現這部片竟然有這麼多可以探討的主題,明明這麼冷門還可以每篇心得都有新的觀點,背後的寓意也很有趣。
我是為了美秀姊和懸疑劇進場的,原來美秀姊的角色設定是來自一個日本知名案子的主角。
這可以是一部討論婚姻愛情交易本質、父權和新聞媒體的電影。
(以下有劇透)
我先抱怨一下,鳳小岳以前演的電影我都覺得OK,就這部不知道為什麼表情和咬字這麼刻意做作,該說是很符合角色設定嗎?
後半我有點覺得看了三小,首先我想吐槽的是遺書用電腦打給過?還有很多我覺得很狗血的台劇八點檔,讓我後半看了有點(ry
檢察官的反轉很奇妙,我以為他們沒有愛,對他來說女主角不就一個利用的工具,就算是出於自尊,只是提分手有需要翻桌?而且檢察官設定上不是又帥事業又順利,女主角只是提分手他就氣成這樣XD(這是不是可以對應到秀蘭提分手那些男人就自殺?)
美秀姊飾演的陳秀蘭完全不避諱她在外貌上有多不符合大眾標準,新聞對她的稱呼是恐龍蛇蠍女,所有人都在嘲笑這種女人為什麼可以有這麼多願意為她而死的男人?
媒體的嗜血以及社會對女性的苛刻應該不用我多加重複,重點是電影的詮釋讓陳秀蘭這個角色的魅力是很有說服力的,觀眾能夠理解為什麼這麼多人愛她,能夠理解另一批人對愛或婚姻的需求。
這部分有很多人寫過心得,而且寫得比我好太多,所以就懶得動筆(欸)
陳秀蘭和小美這兩個女主角的設定對比也有人寫,觀點真的很有趣,我很推薦去挖來看。
陳秀蘭一直強調她買木炭是為了做菜,事後調查也確實有此事,也就是說如果屬實她就像小美父親說的一樣從未殺過人,甚至從未教唆殺人過,她已經拿到錢了不是嗎?那些男人因為不願接受她的離開而分手不可能是事實嗎?
但從未殺人的秀蘭在沒有證據下被民粹判決死刑,過了兩年才獲得無罪釋放,相反的,立美真正殺了檢察官卻從未被問罪,簡直諷刺到了極點。
富都青年
喜歡:★★★☆☆ 我覺得節奏可以再更好一點。
(以下有劇透)
我認為劇情沒有不合理,像阿邦情急之下非故意殺人,首先是同事來得太突然,再來他有不能見到警察的原因(沒有身分證)
但阿迪身上有太多硬傷導致很多人無法共情他,我非常能理解這點。
1.哪怕非故意或只是嚇嚇人,他原先都打算傷害想幫助他的社工
2.他傷害了和他同樣弱勢的孟加拉人
我覺得社工和阿迪的爭執在於兩點:
1.人的複雜 2.阿迪和社工終歸是不同世界的人
從社工找哥哥可以看出她的家庭背景很有餘裕,她抱著理想埋頭苦幹,本意是良善的,所以她不能理解明明有這個機會為什麼阿迪不願意忍耐,因為他們從出發點就不同。
雖然我能理解他的心情,但最後阿迪去見生父那邊還是讓我覺得有點荒謬,你早晚都要見你爸你何不(ry
一種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的感慨。殺了社工、沒了哥哥最後才成長,去好好的找了工作,阿迪這付出的有點too much吧?
阿迪看起來懲兇鬥狠但其實內心非常害怕孤獨,體現在跟包養他的女人身上,他知道對方要離開的第一反應不是生計,而是「不然我娶妳吧」代表他或許也在從對方身上尋找慰藉。
他問Money姊,阿邦有家庭的話會不會拋下我一個人?這些都說明他不願被丟下。
阿迪這個弟弟真的很會惹事生非,但也因為這件事潛藏在阿邦心中的秘密才現形,阿邦其實很想離開這個世界,因為他看不見未來,他什麼都沒有,是聾啞人士,沒有身份證,做什麼都得躲躲藏藏,找不到正當工作只能被雇主剝削卻不能發聲,大家都能做的、很基本的事他和阿迪卻都沒辦法做,對他來說活著是折磨、是懲罰。
他第一次對人表現出如此強烈的憤怒和敵意──不要對我說教。
如果你是我,你就能懂我的憤怒,就能理解我的悲傷。
阿迪說,要讓那些沒有聽見她們聲音的執政者下台,Money姊回他「你能夠投票嗎?」無身分者實際的困境比想像中還困難,連存在都不被允許。
小美
喜歡:★☆☆☆☆ 真的不行。
- 看完整部電影不知道想表達什麼
- 節奏過慢,竟然有電影可以砍到90分鐘我還嫌長的
(以下劇透)
問題在於所有人的證詞全都只得到一件事實「小美喔,那個包尿布的拉K邊緣人?」這不是一開始觀眾就知道的事了,還需要你透過不同的人一直重複?每個人的觀點都只是在強化這件事,對了解小美的多面貌沒有任何的幫助。
我們知道他是個邊緣人,然後呢?
KANO
喜歡:★★★★☆ 片長可以再縮短,選角和場景很用心,比賽橋段很好看,角色也討喜。
好像很多人以為這是魏德聖拍的,其實導演是馬志翔。
聽說是導演認為要找棒球員來當演員才能演好棒球賽。
我覺得找素人來演可以,而且還考慮種族選擇演員。
比方說日本人由日本人演,漢人由漢人演,原住民由原住民演。
(但還是有幾個例外,比方大江學長和齊藤學長就是台灣人演日本人)
我覺得這樣滿好的,因為種族會有外貌上的差異,找相同種族的演員是最貼近設定的。再來是口音,雖然小里的演員實際上不是大阪那邊的口音XD
(以下劇透)
比起前進甲子園的夢想,嘉農的隊友情描寫我更喜歡,雖然一開始還滿臉盲的XD
像是他們踏上日本國土後,記者問他們會不會有種族上的溝通問題?小里直言說:「我不太懂你的意思,但我們大家都是好朋友。」
小里在關鍵時刻大喊「Akira!你投直球吧,我們會防守住!」讓我對小里的好感度超高。
還有一個我很喜歡的角色是開心果火車頭平野,他一開口喊先輩就讓人好喜歡,這麼有這麼可愛的學弟XDD
蘇正生的阿嬤也很好笑,還有鄉民漸漸另眼相待的態度也很棒。
反倒是Akira不知道為何跩跩的,我看過有心得說大家都對Akira很好,反倒是他好像在乎他自己比較多,滿認同的(
王牌投手就是有本錢XD
Akira跟阿姊的感情線我倒覺得可有可無,雖然阿姊很可愛,但後半的出場真的很無感又沒必要(至少生孩子那邊不需要啊XD)
另一個是錠者,我跟錠者粉說聲抱歉,我也是覺得他的劇情沒什麼必要又有點矯情。
不過有人分析錠者這角色有反戰之意後我就比較可以接受了,不然我真的覺得這個「魔王」有點……還不如描寫冠軍賽的投手吉田。
然後我自己喜歡的地方還有這群笨蛋以前輸球的時候還會嘻嘻哈哈的,這點真的很可愛XDDD
訓練的時候還是會認真訓練就是了。
還有兩個學長們不能一起去甲子園我也很難過。
0 回應:
張貼留言